【探寻时代精神彰显时代价值·第二十六期主题:志愿精神】
光明日报记者 曲一琳 龚亮 周晓菲
“有时间做志愿者,有困难找志愿者。”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,折射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社会文明新风尚。
志愿者,可爱可敬的名字;志愿服务,心手相牵的事业;志愿精神,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。
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,志愿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要义,传承了中华文化中厚德仁爱、乐善好施、扶危济困等道德精髓。
数十年来,志愿精神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,志愿服务事业生机勃勃,志愿者在传播党的声音、服务国家战略、参与大型赛会、抗击重大灾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。
2008年,中国的志愿力量令世界瞩目。汶川地震发生后,各志愿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奔赴灾区,成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,一年后,仍有超过5万名志愿者在灾区服务;北京奥运会、残奥会期间,赛场内外170万名热情服务的志愿者犹如一张张闪亮的名片,给世界留下美好回忆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,我国志愿服务队伍快速壮大,质量明显提升。《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》《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》和《志愿服务条例》等的出台,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汇集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1.9亿人,通过该系统发布的志愿服务项目近450万个。
2018年开始试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,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舞台、赋予了新使命。两年多来,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村串巷宣讲党的创新理论、促进文明乡风建设、回应群众需求,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,不断夯实党和国家发展的社会基础、民心基础。
在大局中找准方位,在大事中展现作为。我国志愿服务始终牢固树立使命担当,以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。
2019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致贺信,称赞广大志愿者、志愿服务组织、志愿服务工作者“为他人送温暖、为社会作贡献,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、爱心善意、责任担当”,并向他们提出“立足新时代、展现新作为,弘扬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精神,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”的殷切期望。
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
——至诚至坚的理想信念
20世纪50年代,我国粮食和农产品短缺问题突出,发展农业、增产粮食成为国家建设中的难题之一。在此背景下,广大有志青年积极响应“向荒山、荒地、荒滩进军”的号召。1955年8月,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乡乡长兼团支部书记杨华等5名青年,向团市委递交倡议书,最终组成了60人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。
胸怀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,全国各地热血青年纷纷跟进,先后有几十万人加入垦荒大军,为解决当时的发展难题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激情与青春。青年志愿垦荒队,被认为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发端。
天为幕布,地为舞台;人民在哪里,乌兰牧骑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。1957年,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。60余年来,一支支乌兰牧骑、一代代队员活跃在基层文化战线,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,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。
第三届进博会上,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志愿者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南广场入口处拍照留念。新华社发
2017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,勉励他们“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”“永远做草原上的‘红色文艺轻骑兵’”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激励下,乌兰牧骑不断扩大服务范围,从原先的一支支文艺小分队,逐步演变成“送政策、送科技、送文艺、送医疗”的综合服务队。
“心存大爱图奉献,愿以无私付人生。”1963年开始的全国学雷锋活动,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。
“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,就是要用雷锋精神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鲜明立场,以及人民至上、艰苦奋斗的价值导向引领志愿服务的发展,切实把雷锋精神转化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核。”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说。
“到西部去、到基层去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自2003年团中央等四部门联合实施西部计划以来,已有30余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西部。
为什么而去?答案很多。一个重要因素被频繁提及: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的无悔志向。
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,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、矢志拼搏奋斗。
2020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《共产党宣言》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指出,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,结合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,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。
2018年,复旦大学青年党员师生自发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。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,因共同信念而集聚,为共同理想而奋斗:讲好真理故事,播撒红色种子,把《共产党宣言》昭示的“信仰之源”传播开去。
志愿者的故事令人感佩。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忠诚与奉献、坚韧与果敢,他们不计报酬、不求名利,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尽责的意识,是志愿精神的生动体现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,更加需要各领域志愿者坚定信念、倾力奉献,不断书写志愿服务新篇章。
守望相助,美美与共
——涓涓传递的爱心善意
“不以善小而不为,一滴水,也能映出四海五洲。搭把手,搭上一把手,人生旅途一起走……”只有50字歌词的“《搭把手》——献给志愿者的歌”,道出志愿服务友爱互助的质朴真情。
“当有人需要帮助时,大家搭把手、出份力,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。”2014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给“郭明义爱心团队”的回信中强调。
小善渐而大德生。平凡之躯,亦可为他人挡风遮雨;点滴之力,汇聚起来就是势不可当的磅礴力量。
在福建三明,每个月的15日,党员志愿者庄彩男都会风雨无阻地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免费理发,并主动帮他们擦身体、换衣服,一做就是22年。
在浙江杭州,微笑亭服务队创始人之一顾竞能曾坦言,志愿者是自己最爱的身份。退休后16年间,他先后成为旅游志愿者、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疏导志愿者等,服务超2.6万小时。在生命的终点,他选择捐献遗体,“最后一次为人民服务”。
石家庄中风险小区组织志愿者对小区的重点区域进行消杀。新华社发
“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,萤烛末光增辉日月。”平凡,亦不凡;无名,亦英雄。
“当代雷锋”郭明义40年来始终如一,将热心助人做到极致;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潘迎春16年来献血200次,累计献血量达84900毫升,帮助挽救至少350人的生命;贵州省贵阳市年过八旬的“护水阿婆”雷月琴,常年行走于贵阳市各条河流之间,检查河道中有无垃圾、有无污水流入,30余年风雨无阻、从未间断……
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爱会相互传递,会彼此感染。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事业,一条条爱心的淙淙溪流,汇聚成善意的汪洋大海。
2009年,“郭明义爱心团队”成立。从最初的几十人、上百人,发展到2019年遍布全国的1400多个分队、230多万名志愿者。他们发起2000多次爱心捐款、无偿献血、捐献造血干细胞、捐献遗体器官等活动,以实际行动无私奉献,逐渐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志愿者团队品牌。
2017年4月,以庄彩男命名的“彩男爱心公益联盟”成立,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主动参与。志愿者们入户摸底了解行动不便老人的名单和信息,为440多位独居老人、困难老人汇总上门服务项目档案。
“一个人能力有限,要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爱河护河的行动中来。”雷月琴走进学校、社区,用自己的环保经历呼吁更多人加入其中。在雷月琴护河行动的启发下,贵阳市创建了全民“认领”河流的河道保护新模式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护水志愿者行列。
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,它提倡“互相帮助、助人自助”,“远亲不如近邻”就是充分体现。
吉林长春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,没有物业公司。志愿者带领社区群众,在小区环境美化、社区文化营造、邻里矛盾化解等方面,互帮互助、共同受益,打造了“好邻居志愿服务站”等一批志愿服务阵地,居民自我服务水平得到提升,小区面貌焕然一新。
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志愿精神、培育志愿文化,充分发挥志愿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宣传推选,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、组织奖、项目奖评选表彰等活动持续开展,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,而且营造了向上向善、友爱互助的社会氛围,为志愿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。
志愿服务被誉为“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”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。从邻里互帮、守望相助的身边善行,到跨越山海、心手相牵的网络义举;从“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”的社会风尚,到携手前行、行稳致远的价值共识,志愿精神消融了年龄、性别、身份等差异界限,已熔铸于社会发展与时代脉动之中,成为“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国家有力量”的鲜活注脚。
闻令而动,向需而行
——义无反顾的责任担当
“常思奋不顾身,而殉国家之急。”回望来路,志愿服务在中国从萌芽到兴盛的发展历程,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进步紧密相连。
抗击非典、抵御冰雪、抗震救灾、服务奥运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……志愿者们大事面前闻令而动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用微笑、热情和默默付出,服务发展大局,在扶贫济困、医疗教育、扶弱助残、环境保护、文化体育和救灾抢险等领域挥洒汗水,留下深深足迹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者给予极大关怀,为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、提出了殷切期望:
2013年5月4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,勉励他们“积极参加志愿服务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热诚关爱他人,多做扶贫济困、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,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”。
2019年1月,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,习近平总书记为志愿者们点赞,称赞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、引领者,并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。
…………
担当作为,服务社会,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,他们面向改革发展主战场,奋斗奉献的身影跃动在各领域各战线:在乡村社区各处,在活动赛事现场,在救灾抗疫前沿,在扶贫帮困一线……志愿服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志愿者成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。
浙江杭州中泰街道岑岭村的党员志愿者把窗花送到村里百姓家中。新华社发
2003年,徐本禹从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,走进大山深处支教;以他名字命名的“本禹志愿服务队”扎根基层,持续帮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、服务困难群众。2013年12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“本禹志愿服务队”回信时,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牢记谆谆嘱托,勇于担当作为。已是湖北省秭归县委副书记的徐本禹表示,要在这一精神鼓舞下继续前行:“把志愿精神融入本职工作,身入基层、心入群众,多为秭归老百姓办好事、解难事。”
2020年2月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。中宣部、中央文明办在武汉启动实施“志愿服务关爱行动”,为“封城”状态下800万居民群众提供生活保障。
令出行随。在武汉市佛祖岭街道顺民社区,刚满18岁的00后志愿者徐栋第一时间报名,穿上“红马甲”,以“顺民6号徐栋”的志愿编号上岗。7万多人踊跃报名,2.4万名志愿者逆行上岗,往来奔忙的一抹抹“志愿红”保障群众生活、及时抚慰人心,对武汉市1416个社区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。
2020年3月,“爸爸妈妈,我瞒着你们,其实我在武汉”,曾经阴差阳错滞留武汉,成为“网红”志愿者的大连小伙蒋文强,面对媒体镜头才向父母“坦白”。7月,家乡大连又遇疫情,蒋文强再次穿上防护服,甘做志愿者,与家乡人民一起战疫。
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,千千万万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、讲奉献勇担当,用朴素大爱凝聚真情力量,用坚毅付出筑起抗击疫情的“万里长城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给予充分肯定:“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、不辞辛劳,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。”
与祖国同行,与时代共进。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日益呈现专业化、精准化的发展态势。“葡萄架下的文明实践”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项目、“与爱同行”——蒲公英巾帼志愿服务公益行、“银发志愿服务队”普法宣传教育……科技志愿者、文艺志愿者、医疗志愿者、环保志愿者各展所长,老年志愿者、青年志愿者、巾帼志愿者、社区志愿者各尽所能,志愿者的效能作用得到最优发挥,受援助者的愿望需求得到最大满足。
志愿服务是给予与获取的双向互动。“在这个过程中开阔了眼界,受益匪浅。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生张卫国感言。2017年5月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,有2400名像张卫国一样的大学生志愿者以专业化、国际化的高质量志愿服务,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志愿风采。
蓝图已绘就,奋进正当时。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翼表示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面向“十四五”和2035年的发展新蓝图,并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。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,扎实开展好志愿服务工作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。”
好儿女志在四方,有志者奋斗无悔。随着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作、专业化发展、信息化支撑持续深入推进,广大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事不避难、心手相牵、无私奉献、勇毅前行,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实现新发展、展现新作为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1年01月27日07版)
来源: 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制图网(www.makepic.net),专业的logo免费设计在线生成网站,全自动智能化logo设计,商标设计,logo在线生成!
欢迎使用制图网制作属于您公司自己的logo,不仅专业而且经济实惠,全方位满足您公司品牌化、视觉化的需求。